- 文传博;王致杰;
针对多个传感器同时对动态系统测量,且输出数据包含实时测量值和延迟测量值的情况,给出约束滤波算法。在处理延迟测量信息时,利用两个递归的滤波器实现状态估计的更新,避免了状态扩维,节省了计算时间。计算机仿真说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2012年02期 v.15;No.94 71-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军;王一超;
滑模控制(SMC)存在的抖振对系统的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在滑模控制器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矢量控制系统基础上,引入变增益控制,提出一种变增益滑模控制器控制方法,较好地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抑制了抖振,具有更好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提高了系统快速性。
2012年02期 v.15;No.94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姚崇毅;胡晓莉;汤学华;陈映川;
为满足纳型/皮型卫星对磁强计高性能的要求,设计基于隧道效应原理的水平式磁强计得到重视。要准确地评价水平式磁强计的性能,功函数是首要考虑的性能参数之一。推导了功函数理论计算公式,介绍了水平式隧穿磁强计的功函数实验内容。通过给梳齿加驱动电压,在隧道电极处产生了隧道电流;通过分析隧道电流和驱动电压的关系,验证确实产生了隧道效应,并计算了相应的功函数。
2012年02期 v.15;No.94 81-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胥飞;
针对传统心电图测量中的不足,设计了利用电容耦合方式测量心电信号的测试系统。以电容传感器拾取极微弱的心电信号,经过缓冲、滤波、放大等环节,使其达到模数转换器测量要求。测量数据经单片机处理后再通过RS-232传送至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信号恢复、数据存储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2年02期 v.15;No.94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龚君;郑启文;赵瑾;
介绍一种基于ZigBee多智能小车无线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采用ZigBee的无线模块、STM 32控制主板、磁场检测传感器、障碍检测传感器等构建智能小车,建立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网络平台,实现智能小车间或智能小车与计算机之间的无线通信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运用ZigBee技术,能够在对单台智能小车方向与速度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多车协调编队控制。
2012年02期 v.15;No.94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7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陆永耕;
研究了基于2D平面靶标的数码相机标定,利用数码相机拍摄靶标图片,通过直线拟合和RQ分解将得到的景点坐标代入三维坐标模型方程求解数码相机参数模型,其中相机内部参数包括有效焦距、光学中心、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采取二次拟合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内部参数计算的精度,用于数码相机拍摄图像的外部参数进行计算。
2012年02期 v.15;No.94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周丽春;王姝;金福江;
根据服装样片的特点,分析了样片图形的属性和各类相似性质,提出了一种服装样片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和利用相似算法将相似的服装样片组合在一个矩形包络里的排料方法。在实际西装排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矩形化包络的预处理达到精确量化的结果,进而提高排料的效率和面料利用率。
2012年02期 v.15;No.94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一兰;金福江;高宏志;
通过研究血液成分来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选用血液中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计数等16项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提取与急性颅脑损伤有关的6种因子指标;用判别分析法检验6种因子指标判别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准确性,其准确率可达85%。研究表明,因子分析法能够准确的分析出血液中与急性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的指标,期望成为研究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2012年02期 v.15;No.94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印松;童梁;陈竞新;陈学能;
工业机器人主要采用人工示教、运动再现的工作方式。为减轻人工示教的工作量,开发了一套机器人离线路径生成系统。通过SolidWorks二次开发,获取操作对象上的运动路径。通过位姿变换,将运动路径上的点转化为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经机器人专用仿真软件仿真表明,该离线示教方法能正确指导机器人实现指定运动。
2012年02期 v.15;No.94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