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建红;
采用模糊期望值模型求解最短路径问题,将网络中弧的权值描述成三角模糊变量形式,根据三角模糊变量的特性以及模糊变量期望值的定义,把模型直接转化成了确定的最短路径问题,用传统的Dijkstra算法便可以求解。
2006年S1期 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泓漫;
针对主动规则集的汇流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规则的可交换性及执行图的分析,提出了主动规则集汇流性判定定理,该定理的提出提高了汇流性判定的精确度。
2006年S1期 5-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慧;胡雅育;
提出了提高相位激光测距测量精度的方法,给出了用两个频率进行相位激光测距时的测量方法,解决了单一频率测量的矛盾,扩大了测量范围,达到了测距时高精度、大范围的工程应用要求。
2006年S1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万爱霞;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l Network,NGN)是当前研究的热点,H.323和SIP协议IP电话(Voice over IP,VOIP)网络的两大主流技术,VOIP不仅具有成本低廉,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等诸多优点,而且还可以进一步集成多媒体信息(包括语音,图象,数据等),以实现交互式的实时通信,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且逐步取代传统PSTN电话,成为NGN中语音信息传输的主要形式。分析比较了H.323和SIP协议,并预测了它们将后来的发展。
2006年S1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维娟;
切词中的歧义是中文信息处理中独有的,介绍了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歧义问题及使用统计信息来消除歧义的处理方法。
2006年S1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爱元;郭环球;
根据电机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永磁式双转子电机的原理和结构特点,结合其特点,指出这类电机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的工程应用做好准备。
2006年S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蔡菲菲;张卿;杨超珍;
以某客车企业开发的城市客车车身骨架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模态分析理论研究客车车身振动,采用锤击法对其进行模态测试,获得结构的模态频率、阻尼、振型等模态参数,为改进该客车的车身结构设计提供试验依据和改进思路。
2006年S1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孙利钢;夏敏燕;
从技术美学角度分析现代机电产品设计,阐述了应从功能效用、结构形式、外观造型上提高机电产品的档次与竞争力,其中着重从美学原理即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统一与变化三个角度分析了外观造型的形式美,从而使产品更宜人、悦人。
2006年S1期 27-2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卢仁祥;
从受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则两个方面介绍税收公平的原则,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税率设计不合理、税负不公、课税范围狭窄等,并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设想。
2006年S1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晓菲;
传统的合同法具有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在实践中带来了诸多不便与不公正结果。论述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合同种类成为专为第三人利益而设的合同,第三人具有取得直接请求履行的权利。
2006年S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干诚;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语码转换引起了诸多语言学家的兴趣,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研究。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区分出不同类型的语码转换。
2006年S1期 35-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陆少兵;
借助于心理和认知的方法,通过分析法庭语境中预设的使用,从心理和认知的角度诠释预设。对律师问话进行分析,发现律师往往通过预设来操控证人的答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设的识别机制:借助预设的触发语,识别预设;结合语境和目的分析,识破预设陷阱。
2006年S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萍萍;
一句话中,既可使用否定词也可使用肯定式来实现否定;后者叫做含蓄否定或是隐蔽否定。用含蓄否定所表达的否定意思要比一般否定语气更为含蓄、委婉、诙谐。在有些语境中,含蓄否定的语气更为有力、强烈。在英语中,可以通过反问句、虚拟从句、状语从句、词语搭配以及词汇等方法达到含蓄否定的目的。
2006年S1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朝霞;
通过赏析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歌》中部分诗句,了解了18世纪前半叶的英国社会百态和诗中表达的对下层默默无闻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对他们纯朴善良品质的赞扬,为他们没有机会施展天赋和才华而惋惜,同时也表现了对权贵、人间虚荣的蔑视和嘲讽,对大人物傲慢奢侈生活的谴责。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格雷的民主思想。
2006年S1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鸿雁;魏平;
美国历史上,一些第一夫人在其丈夫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作用及影响力持续不断地增强。第一夫人角色的转变反映了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及妇女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
2006年S1期 50-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翠凤;
在国家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本文特别论述了宽容意识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并从不同层面论述了宽容意识和共生意识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呼吁人们应具备宽容意识。
2006年S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妤;
公务员监督模式有多种形式,但各有其局限,引咎辞职作为一种新的监督模式,被视为公务员监督的最后的稻草。本文结合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这一新制度探讨各种监督模式的优劣。
2006年S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卫良;
在对制造类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调研的结果与企业的要求,提出了符合制造类企业要求的能突出显示本行业特色的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通过改进课程设置,在学习营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机械、电气知识的传授,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突显自己的培养特色。
2006年S1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俊;
分析了基于任务的教学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基于任务的学习、团队学习、信息交流技术支持,探讨了在具体课程中如何设置任务、安排课堂教学、组织学习活动和评估学习效果。
2006年S1期 65-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宋宏潮;
分析了我国企业数控应用人才的现状,提出了从培训、制度建设上强化数控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从而提高数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6年S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新竹;范华;
在一些课程中结合课程内容有机地加入美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自觉地应用美学规律来设计和制造产品,不仅需要教师提高授课能力和水平,改革教学方法,更需要改革教材本身。
2006年S1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文胜;
提高一个国家竞技的水平必须选拔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材。阐述了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了我国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对我国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2006年S1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青霞;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终身教育与教育改革由观念变为实践。这种影响最直接的结果是改变了教育的环境,其变化的现实表现主要有:教师职能的转换、课程发展的影响、学习过程的促进、教学评价的影响。
2006年S1期 78-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凯扬;
工业工程实验是工业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简要介绍IE实验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原则及实验室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设成为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和培训平台的目标。
2006年S1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代树兰;
在教学中,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典型性的特征进行对比,发现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性质、异同,并在对比中掌握词语搭配、语义特征等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语言并学以致用。
2006年S1期 85-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章君;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应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阐述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加强文化差异的渗透。
2006年S1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熠;
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出发,针对在课堂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意义探讨,并结合课堂实践摸索如何更为有效地使用该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2006年S1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争;
主体建构的思想对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尝试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做一次总结,进而引入建构主义的理论,尝试探讨主要的两种主体建构性策略———小组交际策略,文化融入策略。
2006年S1期 96-9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华莹;
以互动为切入口,结合合作班英语泛读教学实践,通过探索教学中有效的互动策略来明确教师课堂中的正确定位。
2006年S1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晖;
讨论了心理学中学习和动机的关系,从八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习过程中动机的作用,研究了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动机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最后讨论了不同起源的学习动机的改变法则。
2006年S1期 102-10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锁惟国;
建设合格本科院校是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面临的首要任务,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名目繁多,如何抓住百目之纲,使之纲举目张。笔者认为这个纲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见解。
2006年S1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鸣;
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及创造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介绍了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模式,结合实际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知识的途径。
2006年S1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云松;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关键性的战略资源。学校人力资源的管理应做到以人为本,更新观念,运用激励策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运用多元评价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展教育科研,提升教师工作效能;建立留住人才的机制。
2006年S1期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珺珺;
阐述蓝领的定义、定位,分析了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社会面临的人才困境,提出了“高校培养蓝领”将对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产生巨大的挑战、对中国教育资源和教育要素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6年S1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智英;
职业生涯指导的本质在于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针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就业指导工作要突出职业生涯指导,并将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渗透至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注重职业生涯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2006年S1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献忠;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目前开展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2006年S1期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清;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有无教养的重要尺度。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构建和谐校园,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命题,从礼仪文化教育角度探索和谐校园的构建。
2006年S1期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